吉兰丹土生华人的工匠文化 — 文 | 谭诗颖
随着工业时代的推进,目前市场上的木制品都趋向自动化及量产化,机器取代人工,马来西亚传统的木匠越来越稀少。在参与吉兰丹土生华人文物馆(Galeri Peranakan Cina Kelantan)建设的过程中侥幸结识了木匠典叔。为了再现文物建筑的历史原貌,还原传统木工艺的家具,于是修复工程中尽量仿拟当时木工制作的各种楔形嵌套法。
我们拿出了文物馆的装潢图纸,翻开折角的那一页把需求故事讲解给典叔听,他费心思量与我们讨论,并随手拿出了纸张和铅笔开始设计草稿。典叔会先以纸片拟出制作构想,再商讨要使用当地比较常用的巴劳木(Balau)或印加木(Merbau)着手制作。每一个好的产品,就像一个艺术品,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细的思考和琢磨,来完成精致的作品。
当时问了典叔有没有想要把自己的作品送到城市里贩卖,说不定还能趁机捞一笔。典叔默默说,其实工坊的客源都来自整个马来西亚半岛。因为典叔的身份很特殊,他同时受到马来文化和泰国文化的多重影响,也逐渐被外来华侨汉化,因此除了华人客群,当地的马来同胞也会前来找他。
典叔的开放式工坊就设立在自己家隔壁,他的家是典型传统吉兰丹土生华人的建筑风格。开工之序先是鼻子呼出两股长烟, 随着机械启动的吵杂之声,典叔会顺手扭开音响,让广播里的泰国音乐慢慢调和所有音色。如果工坊没有任何订单,几位老工匠就在工坊旁的园子刁根烟聊天,度过散漫的时光。
像典叔这样的工匠真的很难得,所谓工匠精神 就是将劳动本身视为专业的一种尊重,以技能工艺为立身之本。熟练技能的背后是日复一日对细节的执着专注,对完美的热切追求,这或许才是真正体现吉兰丹土生华人的文化价值核心。对于许多渴望过上简单生活的996打工人来说,难道不是一种令人即憧憬又崇敬的生活吗?
木匠建造东西;工匠创造一件艺术品。
后记:大多数人抱着只想赶快完成工作的心态来对待工作,但工匠更关心他们正在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他们正在创造什么,而不是他们完成工作的速度。所以谁也不催促典叔制作的进度。典叔深知自己打造的作品可能不会永远留存,但他曾说希望制作过程中这股精神和能量会透过作品传递给更多人。只希望这种匠艺匠心不会成为稀缺品,不会变成权势群体的收藏品。
— —
“草稿打扰了”快问快答环节:
Q小编:你觉得建筑师和工匠有哪些相似之处?我们又可以向工匠们学习些什么?
诗颖:我认为建筑师就是一个从事建筑的匠人。这两个行业都在用科学工艺创造兼具实用性和人文价值的产品。最近手工艺正在经历着复兴,产品客制化慢慢变成一种新的消费文化,也为工艺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性。🤗
Q小编:典叔的木制品包括了哪些产品?有没有让你印象深刻的呢?
诗颖:典叔都是制作木制居家商品,如吉兰丹土生华人神桌、可拆式的四方桌、木门、定制橱柜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典叔制作的神轿,轿上龙的雕刻不像我们一般在西海岸的游神活动的那么的花俏及丰富。但轿上龙的雕刻艺术,可能也受到泰国文化影响,所以非常别致。😍
Q小编:如果有机会学习一门传统手艺,你会选择学习什么呢?
诗颖:定制鞋工艺 👡
好的,谢谢打扰了~
作者 | 谭诗颖 Su Quin 正在经营自己的小型建筑设计事务所 founder of SUOJ STUDIO, a start-up design studio that provides architecture design & branding service.
翻译校对 | Daphne
编辑 | KJ
— —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