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慧敏 摄影 | 廖荟玉
林荻皓(Haus studio 主持设计师;海脚屋 & 海脚食堂发起人兼设计师)
种子
毕业于新纪元学院室内设计系的林荻皓在自己的家乡丹绒士拔(Tanjung Sepat)先是和家人开设了民宿“海脚屋”,并在疫情期间和一群伙伴们再另开了一家咖啡厅 ---“海脚食堂”。问起他为何会有小地方创业的想法,他说:“我真的不是家乡情怀,会选择回来做是因为觉得小地方有潜能,相较在大城市里的繁华,还不如在以海为伴的村里创业会更有意思。”
但即使如此,让他产生在家乡以开办民宿和餐厅的模式去经营和连接当
地居民这种想法,还要追溯回他的人生背景和大学建筑系里所接受的教育。林荻皓坦诚自初中患上了长期肠胃病后,个性变得孤僻和厌世。但是,他常常会随着参与慈善团体活动的母亲到许多平时接触不到的社区去进行接济活动。在那些社区里,他目睹了对他而言很恶劣的生活环境。
当时的他就开始思考:为什么没有人为这些社区做一些改变?如果是我,会如何去帮助这些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设计出更体面舒适的空间?
这样的想法一直在他脑海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直到后来,他在大学里遇到了一名积极于推广社区营造的导师Ambrose,在他的教导下这颗种子开始萌芽。
Ambrose 的课纲总是离不开各类现实中的社区与人文问题,而三年的学术课业都接受着“社区问题与方案”的熏陶。对于社区问题,荻皓不甘于纸上谈兵,与其原地假想,不如踏入现实去接触和行动。
毕业后,荻皓也曾参与了多项社区营造案子如长颈鹿图书馆,十八丁(Kuala Sepetang)角头图书馆,红蚂蚁图书馆等。此些经历让他开始思考为何自己漂泊在
外协助他人的社区建造,却没有为自己的家乡做一些努力,于是开始萌生了回家乡建设社区空间的念头。
海脚屋 + 海子阅读舍
一开始荻皓也希望在自己的家乡建设一个社区图书馆,但最后在家人的协议和经济考量下,才决定折中设计出一个商业和社区活动共存的空间,也就是现在的“海脚屋”。虽然“海脚屋”名义上是栋民宿,但社区精神却在这里以另一种形式展开。
民宿成立后,荻皓在“海脚屋“里的公共空间策划了许多活动,主要是希望让本地的人们可以看到村子之外的世界,同时也希望连接外地人来看见丹绒士拔的特色。而后他与当地的一群母亲们一起创办了”海子阅读舍“,以推广丹绒士拔孩子间的阅读风气。并在后来为这个阅读社提供了空间主办活动。
不过在设计和改造“海脚屋”期间,荻皓坦诚当初还是以从前在吉隆坡事务所工作的状态去组织,没有深层的思考到与当地工人合作的可能性,以至于当时接洽的承包商是在吉隆坡工作时的合作对象,甚至连许多建筑材料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这样的组织方式不只是花费了更多的金钱,也相对的失去了与当地人交流和经济互动的可能性。
社区营造的永续经营
荻皓在“海脚屋”成立后抱着希望能为自己家乡带来文化气息的情怀一心地在这个空间主办多项活动,期望能以此活络社区。那期间的活动倒也不是不成功,只是他开始对这样的模式产生了一些疑虑,反思自己到底是不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首先,他表示自己亦如许多年轻的社区营造参与者一样,一股热血的以接近公益的形式去组织社区活动。他认为一个社区空间不应该把所有的组织压力都放在管理者身上,而是应该放手让使用的群体自己去独立运转。以自己去作为一个领头羊的角色,长期主办和带领社区活动偏向于一股劲的付出,太过于消耗自身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很难达到永续经营。再来他也发现很多时候当地人民其实更注重地方的民生,而不是文化背景。
“在没填饱肚子前,谁也没有精力去谈文化”
虽然这句话听起来很现实,但这个道理却是大多数小地方真正面对的状况。于是,荻皓开始以另一种思路去做自己的社区实验。
他开始把重心转向于如何以这些空间连接当地居民和自己的生计,比较不再去自己刻意的主办文化活动。相对的,他把“海脚屋”民宿只于周五,周六和周天出租,确保这个空间可以自我维持后,再免费的把公共空间借出去给他方主办活动。当然,在“海脚屋”主办活动的时候他还是会趋向希望当地居民能够参与,于是大多数活动都会给当地居民留有特定名额。
现阶段,荻皓把“海脚屋”定义为一个以民宿部分盈利来经营社区活动,并从中逐步成立有机的当地社造生态。
荻皓表示,他在一系列的试验后开始明白自己身为社区中的一份子也没有必要为了理想而把自己的温饱置于不顾,非得穷途潦倒,忙得昏天暗地的才算是有在尽力地做好社区营造这一块。